把学校加固和医院建成最安全的建筑:这也是很多民众的心里话。提高学校和医院等公共设施的抗震级别,重要性已经无须赘言。自从2008年汶川地震后,我国对《防震减灾法》进行了修订,明确规定“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此后,对于学校和医院的安全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很多地方不但对学校和医院的抗震能力做了全面的检测,而且,各地也纷纷拨付专门经费进行加固,要把学校和医院加固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
不过,近年来,从各地执行的情况来看,一个相当普遍的情况是,各地对校舍加固工程都非常重视,但是,医院的抗震加固工作则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比如,日前北京市各部门公开了2011年的预算,从市教委的预算中,我们可以看到,今年对中小学校舍加固的预算为20亿元,按照每平方米1000元的标准补贴。而在卫生局的预算中,对医院加固的经费则不太清楚。
在当下很多地方也是如此,往往是学校加固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而有关医院加固的消息却并不多见。如果当地对校舍和医院抗震加固同样重视的话,在预算中,或许我们就不会看到有关经费支出的巨大差异。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要么是医院都非常牢固不需要大规模加固,要么就是医院加固在地方财政预算地位还不突出。当然,前者只是理想中的状态,通过网上检索,我们还是可以发现,无论是北京还是全国各地,这两年很多医院也都做了加固工程,有些医院也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但是,综合来看,公众对医院抗震加固方面的情况,却缺乏全面而充分的了解。医院抗震加固是由地方政府统一安排,还是由医院“自查自纠”,是由财政拨款,还是依靠医院的自收自支?这些情况都需要有关方面,统一汇总,并向公众说明。
当然,不排除有些地方已经拨付了很多资金,用于医院、商场甚至居民楼的抗震加固。如果是这样,就更应该向公众说明了。既然地方政府做了民生实事,就该告诉当地民众,这是好事。另外,民众知道政府做了哪些工作,自然也就不会焦虑和担心了。这也说明,“要把学校和医院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不只是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埋头苦干,相关抗震加固工程的信息也要公开、透明。一个地方的学校和医院,无论建设得多么坚固、牢靠,都应该详细地告诉当地的民众,老百姓对这些工程了解、知情,才会放心。
与此相关的则是,各地或许更应该着手建立有关工程信息披露和公开的制度及平台。在相关建筑上要在醒目位置明确标示抗震级别、加固工程的施工单位、责任人、项目经费等信息,这些信息也应该在专门的网络平台上汇总和公开。如果是这样的话,既方便民众了解相关信息,同时,也便于民众监督,有利于保障这些抗震加固材料的质量。当然,如果这样的机制能够运行正常,也许抗震加固工程中厚此薄彼的现象就不会发生。
学校加固工程质量预控:
①建筑抗震加固工程采用的材料和设备等必须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及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②材料和设备进场时,应对材料和设备的品种、规格、包装、外观等应进行检查验收,并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确认,形成相应验收记录。
③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和设备均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文件应进行核查,并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确认,纳入工程术档案。
④对涉及安全和影响结构功能的相关材料和设备,应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进行抽样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
⑤抗震加固工程施工各工序应按施工工艺和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未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检查认可,不得隐蔽。各工序施工质量不符合相关要求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或返工。
⑥相关各专业工种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形成记录。未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检查认可,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⑦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有关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
⑧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的基础上进行。
⑨涉及抗震加固工程安全的试块和试件,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对涉及抗震加固工程结构安全的重要工序应进行抽样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