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金固建筑科技有限责任加固公司:基本雪压是以 kN/m 2 为单位来表示,这个数字不够直观,大家普遍感受到的是积雪有多深而不是积雪有多重,所以需要了解基本雪压对应的雪有多厚。 看上去我们只要知道了积雪密度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可不太巧的是,由于气象条件不同,有的地方雪比较疏松、有的地方雪比较密实,不同地区的积雪密度存在较大差异。几年前在编制CECS团体标准《屋面结构雪荷载设计标准》的时候,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莫华美博士统计了各地的积雪密度,最小值只有不到80 kg/m 3 , 最大值则 可达260 kg/m 3。 所以同样是0.30 kN/m 2 的基本雪压,对应的积雪深度可能是11cm,也可能是38cm。 因此我们无法直接根据基本雪压的大小来回答结构能承受多厚的雪,只能挑几个地方的数据看看大体情况,如下表。 看了这个表,是不是对我们建筑承受积雪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超过了原来的预期?上表中各地的积雪密度是根据多年数据统计得到的,但具体到每次降雪,积雪密度可能都不相同。好在,积雪深度并不是气象部门划分雪量等级的依据。国家标准《短期天气预报》GB/T21984-2017,是以降雪融化成降水后的深度来区分不同等级的降雪的。
考虑水的密度之后我们很容易就能知道,不同等级的降雪对应了多大的基本雪压。比如暴雪是指24小时降水量为10.0mm~19.9mm的降雪,其对应的基本雪压就是0.10~0.20 kN/m 2 。我们就大致明白,对于基本雪压在0.20 kN/m 2 以上的地区,是可以抵御不超过24h的暴雪考验的。如果连续多日降雪,一方面积雪会不断累积,另一方面积雪也可能会融化、发生迁移,问题会更复杂一些,不过基本雪压是以气象站每日连续观测记录为基础统计得到的,已经涵盖了这些复杂因素的影响。心细的读者可能会问,虽然由基本雪压和积雪密度可以算出对应的积雪厚度,但屋面积雪深度可能会比这个值高很多啊!的确,在风力作用下屋面的积雪可能会发生迁移,形成不均匀堆积,导致局部雪深远高于基本雪压的对应值。这种情况是通过“积雪分布系数”来考虑的,比如荷载规范中不均匀分布下的积雪分布系数可达2.0,意味着在这种局部区域要按照基本雪压的2倍来考虑雪荷载。再多说一句,在进行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分项系数,雪荷载的设计值按其标准值的1.5倍取值。所以即使降雪量超过了基本雪压对应的标准值,建筑物仍然具有一定的安全冗余度,未必会发生破坏。责任编辑:http://www.jzjiagugs.com/